徵信故事與知識

退休金一夕蒸發!中高齡族群最怕遇到的詐騙陷阱全解析!
根據刑事局統計,光是2024年國人因詐騙損失的金額就超過160億元,其中尤以55至64歲的中高齡族群為重災區。多年打拼累積的退休金,在一夕之間因為「相信錯人」、「按錯一個連結」、「加錯一個LINE群」而被騙光,令人痛心。
過往許多人認為只有長輩容易被騙,但實務上勵心徵信社接觸到的案件中,中高齡白領、提早退休者、小企業老闆、家庭主婦都是詐騙集團鎖定的高資產族群。
以下整理常見針對中高齡的詐騙手法,並說明該如何預防、如何進行合法資金流向調查與蒐證,保護自己多年累積的辛苦資產。
中高齡族群最常遇到的詐騙類型TOP3
1. 假投資詐騙:穩賺不賠的背後,退休金血本無歸
詐騙分子常在LINE、Facebook等平台設立「投資理財群組」,聲稱「報明牌」、「AI選股」、「基金套利」、「虛擬幣翻倍」,吸引民眾加入。
一開始會讓你賺點「小利」,等你信任後再鼓勵投入大筆資金,結果「帳號遭凍結」、「網站維修」、「提款要稅金」等理由層出不窮,直到你完全無法取回。
【徵信社建議】:可透過資金流向調查與網域來源鑑定,確認平台背後主體、金流轉出方向,協助報案與求償。
2. 假愛情交友詐騙:以愛為名,榨乾信任與錢財
中高齡單身或喪偶者常成為「假交友詐騙」對象。詐騙者多以外國華僑、軍官、醫生等高收入身分現身,展開熱烈攻勢博取信任,進而以各種理由索取金錢,比方說醫療費、保險、家庭變故等等。
你以為遇見的是人生伴侶,實際上對方早已設定好劇本,一步步奪走你的財務與自尊。
【徵信社建議】:我們可協助進行背景查核、身份核實與社群活動比對調查,揭開對方的真實面貌。
3.假冒銀行/公務機關:用「專業」包裝的詐術
詐騙者會冒充健保局、警察局、銀行等單位來電,聲稱你帳戶涉案或身份遭盜用,要求你操作ATM或提供金融卡、密碼、OTP碼等資訊進行配合。
他們口氣冷靜、流程熟練、話術完整,讓人不知不覺就落入陷阱。
【徵信社建議】:如有疑慮,我們可協助當事人釐清可疑來電紀錄來源、辨識詐騙手法與話術模式,並協助蒐集對方聯繫方式、使用帳號等相關線索,搭配報案所需資料彙整與法律程序建議,協助你提高報案效率、降低證據遺失風險。
為什麼中高齡族群特別容易被詐騙?
*對數位工具不夠熟悉,無法辨別假網站、釣魚連結
*重情重義,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誠信
*財務累積高,成為詐騙集團眼中最肥的目標
*社交圈縮小、孤單,容易被假交友取信
*害怕麻煩、不敢報案,導致損失持續擴大
遇到疑似詐騙怎麼辦?徵信社能幫上什麼忙?
如果你已經被騙、或懷疑正被騙,請記住這三件事:
1.保留所有證據:
聊天紀錄、轉帳明細、郵件、網址、通話錄音——都是追查的關鍵。
2.儘快報案並聯繫銀行:
不要怕丟臉,時間越早越有機會追回款項或凍結資金。
3.尋求徵信社專業協助:
*協助你還原資金流向與騙徒背景
*檢驗詐騙手法、話術與帳號是否為集團型運作
*協助蒐證、佐證報案程序
*協助與律師配合提出民事求償與刑事附帶告訴
結語:退休金要守得住,眼光與警覺心同樣重要
很多中高齡受害者在事後都說:「我本來就覺得怪怪的,但不忍心拒絕」、「我只是想幫幫忙,沒想到被騙得這麼慘。」
信任是人性,但防詐騙是現代人的必要修煉。
當你懷疑「他說得太完美」、「這個投資機會太夢幻」或「怎麼一直叫我匯款」時,請先停下來,找專業的徵信人員或金融機構確認真偽。
退休金是一輩子的努力,別讓一通電話、一則訊息毀了一切。
事件來源參考
根據《壹蘋新聞網》2024年12月報導,2024年全台民眾遭詐騙財損已高達160億,民眾面對陌生簡訊或電話要求加群組等等訊息時,仍要小心!
最後更新日期:2025-07-02